展览交流 >>交流展览

“纪念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者——心心相印·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艺术交流文献作品(杭州)巡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1日
手机扫码分享

008 (2)_调整大小.JPG

石交亭

009 (2)_调整大小.JPG

赖少其为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石交亭题亭额



由西泠印社、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承办,《西泠艺丛》编辑部协办的“纪念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者——心心相印·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艺术交流文献作品(杭州)巡展”于2019年7月10日下午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两地有关部门领导和文艺界人士、新四军老同志后代、赖少其亲属等约200人出席了活动,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展览共展出赖少其书画作品15件(套),相关篆刻作品73件以及200余件(套)文献史料。此活动不仅回顾了赖少其与西冷名家的交往历史和深厚情谊,并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之一,促进了浙江和安徽两省会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前言

百年名社的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的专业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注重传统艺术继承,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该社先后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七位担任社长,傅抱石、方介堪、钱君匋、王个簃等担任副社长,众多著名书画家为理事、顾问、社员,赖少其书法篆刻艺术具有深厚造诣,曾任第二届理事。他们作为西泠印社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不仅对印社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贡献,而且都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在赖少其亲属提供大批史料及作品的支持下,策划《纪念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者——心心相印·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艺术交流文献作品展》,以多篇专题文章及文献、图片和书画篆刻作品的方式,反映赖少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傅抱石、王个簃、潘天寿、方介堪、唐云、谢稚柳、沈柔坚、陈佩秋、沈鹏,以及黄宾虹、吴湖帆等西泠印社众多名家关系密切,展示了他们之间特殊的历史情结、许多的艺术趣事和各自的作品风格。

名家中部分是1954年赖少其创建华东(上海)美术家协会的成员,部分是赖少其1956年创建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还有是1981年5月建立的中国书协一起工作并担任主要职务;他们虽然人在中国的不同地域及各自独特艺术身份,但是作为西泠印社成员,在近50年的往来中始终互相尊重,开展多方面的文化活动,积极弘扬“诗、书、画、印”的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是彼此之间心心相印,进行多元化、多样性的艺术交流,创作大批具有很强时代精神并体现人民的经典精品,为人类留下具有思想观念和欣赏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艺术馆深入挖掘藏品及史料资源,研究西泠印社一代大家的人文历史和艺术观点,他们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美学思想、创作实践、作品特色和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彼此之间密切往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重要作用,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特别是此次赴杭州西泠印社巡展,分为“心心相印”和“金石之交”两个专题,其内容反映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的艺术交流、赖少其的篆刻艺术、相关作品及西泠名家赠送赖少其的篆刻作品,作品及文献史料共计200余件。同时,《西泠艺丛》编辑和出版学术资料《专题·赖少其研究》。此展贯彻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挖掘藏品资源进行研究、展示和交流”的文件精神,以丰硕成果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

2019年7月10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西泠印社、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中国印学博物馆、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协办单位:《西泠艺丛》编辑部

三、开幕仪式

1.1.jpg1.2.jpg1.3.jpg

(一)主持人:顾祥森(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2.1.jpg

主持辞(摘录)

……新中国成立后,赖少其先后在南京、上海、安徽主持文艺界工作,同广大文艺工作者结下了深厚友情,其中多数为西泠名家,如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傅抱石、王个簃、潘天寿、方介堪、唐云、谢稚柳、陈佩秋、饶宗颐等。赖少其与他们在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互赠作品、鉴赏藏品、合作办展、艺事不断,他们不仅共同开创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江浙皖地区的文化建设事业,而且也为新中国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瑰宝。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莅临展览的各位嘉宾,他们是:

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先生;

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女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肖峰先生;

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   孟云生先生;

唐云艺术馆馆长   张帆女士;

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安徽省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   王佛生先生

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江丽女士

赖少其女儿、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艺术馆名誉馆长 赖晓峰女士

西泠印社社员、黄山市美术馆馆长、黄山市书画院院长 董建先生

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赖少其女婿   于在海先生

赖少其外孙女婿、广东省美术馆人事部主任   郑永新先生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书记、副馆长   欧新中先生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二)嘉宾致辞

1.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江丽女士致辞(摘录)

2.2.jpg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誉,在中国书画界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弘扬传统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在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了一批赖少其与西泠印社名家艺术交流的文献史料及相关的篆刻作品,《西泠艺丛》又专门出版“专题·赖少其研究”,着重体现了赖少其与西泠名家的密切关系,以及他们共同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赖少其亲属积极支持此次活动,向西泠印社捐赠一件书法作品外,还提供了赖少其书画作品7幅、篆刻作品14方及印谱1本,西泠名家篆刻作品40方,赖少其收藏及常用印11方,合计73件,以更完整和更丰富的展品内容,为杭州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杭州是浙江省会,又是一座经济高度繁荣的区域性大城市,特别是人文古迹众多,有西泠印社和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历史遗产的精彩内涵,成为杭州文化的经典代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继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同时,文化强市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

此次双方合作举办的活动,通过赖少其与诸多西泠金石书画大家的历史情结,展现了合肥与杭州之间的文化渊源,推动安徽与浙江两地的文化融合,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先生致辞(根据录音摘要)

2.4.jpg

……同志们好,赖少其同志是建国后一代杰出的美术家,杰出的文艺界领导人。他早年参加“新兴木刻运动”,是鲁迅先生最喜爱的青年木刻家之一;建国后他领导南京、上海文艺界工作,团结保护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他推崇黄宾虹,杭州的“黄宾虹纪念室”就是他牵头修复的,当时我也参加了会议,他还保护了林风眠,1980年代我去香港看望林风眠先生,林先生说:赖少其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他我早就被打成右派了;由于赖少其在上海期间仗义敢言,得罪了权贵,被贬到安徽,又因祸得福,接触了“新安画派”,在中国画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功。

解放前,我参加宣传抗战的少年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赖少其同志是我的直接领导,对我们帮助很大;而现在赖少其艺术馆馆长、赖少其女婿于在海的父亲于得水和我的岳父宋澄也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一位是大队长,一位是政委。能够来参加这次展览,我感到特别的高兴!

赖少其先生为民族的生存、解放和繁荣,为祖国的振兴,作出了毕生的奉献。我们要学习赖少其先生为民族文化发展奋斗的决心,为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创新的精神;学习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实事求是精神。

3.赖少其女儿、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艺术馆名誉馆长赖晓峰女士致辞(摘录)

2.3.jpg

……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先后在南京、上海、安徽主持文艺界工作,同广大文艺工作者结下了深厚友情,其中不乏西泠名家。我父亲是西泠印社第二届理事,他对古今篆刻作品的收藏、鉴赏、学习和使用,是其师法传统、自立风格并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历程。很多篆刻藏品见证着我父亲与诸多西泠名家之间的交往历史和深情厚谊,且对我父亲的篆刻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我父亲收藏和创作的篆刻作品数目不多,但其对篆刻藏品艺术价值的判断、心慕手追的创作,几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我父亲捉刀耕石的高峰期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作了数百方篆刻作品,将其中的144方汇集自编《无逸室印存》,并用书法为每一方进行注释。

我父亲不仅同西泠名家交流甚深,而且同杭州、同西泠印社也是渊源深厚,曾于1981年在杭州市文化会堂举办展览,为杭州饭店创作巨幅山水《黄山高》,还曾创作《杭州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三贤》《西泠印社与三贤像》《西泠晨雾》等作品,并为石交亭题写匾额。2008年,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在杭州市唐云艺术馆举办赖少其版画艺术展。今年是赖少其艺术在近40年内第三次呈现在杭州,以更丰富的内容与广大市民见面,特别是将展览安排在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誉的西泠印社,展出赖少其富有时代特色的书画篆刻作品,鲜明地表现了赖少其的初心和使命,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及市民观众的民族意识和祖国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赖少其作品及相关画册捐赠仪式

(1)赖少其先生与杭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本次展览活动更接续起赖少其先生与杭州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为此,赖晓峰女士代表赖少其亲属向西泠印社捐赠赖少其书法《宝刀不老》一幅。有请赖晓峰女士上台捐赠作品,有请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先生上台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3.0.jpg

西泠印社与赖少其亲属签署“作品交接单”,左起:赖少其女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赖少其女儿、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艺术馆名誉馆长赖晓峰、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女士

3.1.jpg3.2.jpg

赖晓峰(左)向西泠印社捐赠作品,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先生(右)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2)近年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配套2012—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合称《赖少其作品集》(全五册),荣获2017年中国出版界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此次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将向西泠印社捐赠这套图书。

3.3.jpg3.4.jpg

于在海馆长(左)上台向西泠印社捐赠图书,王宏伟先生(右)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3)于在海馆长介绍展览及图书有关情况

3.5.jpg

5.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女士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党委书记、社务委员会主任龚志南致辞(摘录)

注:因龚志南部长临时参加重要会议未能出席

3.6.jpg

……赖少其先生不仅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中共当代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师。先生德高望重,先后担任各级美协、书协领导职务,在篆刻、诗词、书画、木刻版画等各个领域,均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先生与西泠印社有着深厚的渊源——先生为印社书写的“石交亭”漆书匾额就悬挂在西泠印社。赖少其先生曾担任印社理事,与西泠印社中名家大家交往密切、互动频繁,诸如作品互赠、藏品共赏、合作展陈、切磋艺事等,在业界传为佳话。
    今天我们在此与赖少其先生再续前缘,让先生的作品重回孤山——此次展览遴选精品数百件,分为书画、篆刻、手稿及书籍四个部类,包括书画作品、篆刻作品及其常用印记及印谱,以及收藏的西冷名家篆刻作品40方和信札文献。这些作品及文献大部分是首次在杭展出,不仅见证了赖少其与西冷印社名家的交谊,更是西冷印社社史研究珍贵的史料。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赖少其家属向西冷印社捐赠赖老生前书法作品一件及图书五册,进一步丰富印社典藏,美德嘉行,必成佳话!在此我代表西冷印社感谢赖晓峰女士的慷慨捐赠。

(三)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3.7.jpg

自左至右: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顾祥森,唐云艺术馆馆长张帆,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孟云生,赖少其女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安徽省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王佛生,赖少其女儿、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艺术馆名誉馆长赖晓峰,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江丽,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书记、副馆长欧新中,西泠印社社员、黄山市美术馆馆长董建。

四、参观场景

4.1.jpg4.0.JPG4.4.jpg4.3.jpg

五、学术研讨会

(一)时间:2019年7月10日15:40

(二)地点:中国印学博物馆二楼艺术沙龙

(三)主题:《赖少其书画艺术研讨及与西冷名家的密切交往》

(四)研讨会场景

4.5.jpg4.7.jpg4.6.jpg

(五)会议发言(相关发言稿正在整理中)

1.主持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博物馆副馆长乔中石

5.1.jpg

2.赖少其女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发言

5.2.jpg

3.赖少其晚年弟子、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原主任王徽发言

5.3.jpg

4.西泠印社社员、黄山市美术馆馆长董建发言

5.4.jpg

5.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丛》编辑室执行副主编郭超英发言

5.5.jpg

6.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殷翔云发言

5.6.jpg

7.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孟云生发言

5.7.jpg

8.唐云艺术馆馆长张帆发言

5.8.jpg

9.西泠印社社员、《美术馆》首席记者蔡树农发言

5.9.jpg

10.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安徽省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王佛生总结发言

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