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研究 >>学术研究
今天是赵朴初逝世20周年,赖老与朴老曾互动频繁,特撰此文以纪念二者的书画情缘。
新中国诞生之际,赖少其与赵朴初共同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于1950年代结识于上海。至1977年后,他们相互艺事交流更为频繁,赵朴初先后两次为赖少其山水画代表作《万松图》题跋,足以见证二者对相互人品和艺品的认可,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书画大师讴歌人民、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值得后人铭记。 赵朴初(1907.11.5-2000.5.21),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其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 赖少其(1915.5.16—2000.11.28),当代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中国新兴版画的开拓者之一。其生于广东普宁,长于陆丰,早年在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后与李桦等人成立“现代版画研究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得到鲁迅先生的赏识。1939年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时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后越狱辗转至苏中解放区,在军队进行宣传工作。解放后,历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处长、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和上海美协副主席及党组书记,1956年兼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1959年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省书协第一任主席,长期兼任省美协主席,1983年任省政协副主席。并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版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是“新徽派美术”的执旗人。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个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时期的大会,可谓举国欢腾。此时的赖少其尚未彻底平反和恢复职务,但其难掩喜悦,“因为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赖少其画了一幅《万松图》。在满眼遒劲峥嵘、不卑不亢的古松中,赖少其特意画了一棵古松,屹立挺拔,苍劲雄道”[1],敬题“为庆祝我党十一大胜利召开而作”(图1)。 此幅画面深远法构图,树木、山石轮廓用笔多中锋,如金刚杵,如刻如画,枯笔焦墨擦出枝叶,山石表面用笔毛涩,反复皴擦,浅绛着色,浓墨点苔,尽显苍劲老辣。整幅画面“笔下干裂秋风,纸上润含春雨”,汪洋恣肆,苍苍茫茫。画成,赖少其当即转交老战友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炎,请他代其向素来敬仰的赵朴初先生求题诗,这反映了赖少其对赵朴初人品和艺品的无限崇敬和充分认可。 彭炎不负请托,赵朴初观画后也心有灵犀地题诗如下:“着意画万松,天娇如群龙。千山动鳞甲,万壑酣笙钟。中有一松世莫比,似柳三眠复三起,眠压冬云八表昏,起舞春风亿民喜。喧天爆竹是心声,共助松涛争一鸣。枝抒氛霾光焰焰,骨凌霜雪铁铮铮,为梁为栋才难得,老不图安身许国。日月光华华岳高,愿松长葆参天色。”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邓小平复出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后来,此诗经胡耀邦转呈了邓小平。赖氏托物言志,增加了《万松图》的寄情和寓意性,赵氏引经据典,赋予了《万松图》以灵魂和生命力。至此,画家的画意与诗人的诗情完成了第一次交响。 第二次交响是在1994年夏,赵朴初为《万松图》题写了第二首诗《七律·再题〈万松图〉》(图2)。诗曰:“我昔曾题万松图,最爱一株雄天下。十五年来看此松,参天黛色谁能亚。不惮三番彻骨寒,要凭巨臂挽狂澜。画图展出无穷好,更展多姿与世看。”赵朴初在时隔17年之久后再题,可见诗人对此幅画作的看重与欣赏以及对时事判断的准确,这是两位大家心灵交流与人生感悟的见证。 自首题《万松图》之后,二人互动频繁。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出版赖少其花卉画册,邀请赵朴初作序。赵朴初很欣赏赖少其的花鸟画艺术,欣然将自己于1962年创作的自度曲《百花令》(图3),作为赖少其《花卉册》的“序”。曲曰:“桃花泼着满林血,梨花照着一庭月。辛夷花张着万盏灯,丁香花洒着半天雪。海棠花,凤冠压得腰肢折;紫荆花,赤霞烧得珊瑚裂;牡丹花在候着缺,逗引着红蕊绿叶;更有不知名的花儿,满地锦茵重叠。没多时转绿回黄,猛来了无边春色。春色,问东风一例吹来,怎有这百般差别?百般差别,却又是一般喜悦。百花令,一九六二年春,闻陈毅同志广州讲话后作。少其同志出旧作花卉画册见示,观其题笺为壬寅年,适为一九六二年,殆亦有与余同感而不得不发者欤:因录此自度曲,以应雅属。劫波度尽,大地春回,忆哲人之遗言,温群英之旧梦,悲欣交集,感慨系之。一九七九年九月,赵朴初。” ▼(图3)赵朴初《百花令》 观赵朴初的自度曲给人一种平和大度、雍容不迫之感,再用其大方质朴、胜在趣韵的书法写就,章法疏淡,一气呵成,与赖少其的百花相得益彰,互增华彩,真可谓是菩萨心肠与画家情操完美结合的产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文化事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其时,赖少其已彻底平反,并恢复了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此后,赖少其相继恢复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美协主席身份,并出任安徽省书协主席、安徽金石学会首任会长以及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更是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赴南斯拉夫进行文化访问。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赵朴初任副主席,赖少其任常务理事。1982年,赖少其与赵朴初、周而复、费新我等人参加在济南举办的中国书协会议后,结伴畅游胶东(图4),赖少其创作国画《海疆行》册页一本并赋诗(图5)。赵朴初观后题“干墨枯笔生秀润,是谓画家能事尽,特此半偈赠先生,于如实中出新境”。这里,赵朴初不仅客观地评价了赖少其艺术,而且提出中国画传统继承和笔墨创新的关键问题,切中肯綮。赖少其的山水画造诣来源于新安画派,其笔墨的关键核心是干墨枯笔。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赖少其经年对往圣绝学的心慕手追,对传统笔墨的极致探索,对自然造化的大彻大悟,使其艺术日臻盛境。由此可见,《海疆行》册页是一件比较精到的作品,朴老慧眼识珠并为之题跋,这无疑是给予了赖少其极大的肯定和赞赏。 ▼(图5)《海疆行》册页封面 ▼(图5)《海疆行》扉页 ▼(图5)《海疆行》画面 ▼(图5)赵朴初为《海疆行》题跋 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举办为残疾人福利事业募集书画活动,赖少其积极响应,于大暑时节登九华山,创作一批山水画作品。《法音》曾撰文称“安徽美协主席赖少其先生登九华山写生、伏在地上画了一丈六尺长的巨幅山水画《九华山》”[2]。此幅作品送全国政协后,赵朴初给赖少其去信表示感谢(图6)。之后,全国政协将作品送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收藏。这既是宗教界、艺术界为残疾人事业共同完成的一项盛举,也是赵赖二人君子之交的见证。同年12月,赖少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展”,赵朴初出席祝贺。(图7) ▼(图6)赖少其,《九华山》,1985年 ▼(图6)赵朴初,致赖少其的感谢信,1985年 ▼(图7)1985年,赵朴初(右3)出席“赖少其书画展览” 赵朴初不仅是赖少其艺术的欣赏者,更是赖少其艺术的积极推动者。1985年,扬州市政府邀请赵朴初为瘦西湖北岸临水而建的一处包含佛教白塔在内的大型园林居所群题写匾额,赵朴初却向扬州极力推荐赖少其,因为赖少其的书法是学习“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赖少其“遍临了金农的‘漆书’,可以说他得金农体的笔意,达到了乱真的地步”[3]。之后,由赖少其别具一格的漆书书就的“白塔晴云”“花南水北之堂”(图8)等匾额至今仍是瘦西湖的标志性景观。显而易见,作为书法大家的朴老对赖少其的书法是极力推崇的,能推荐赖少其为瘦西湖题字,更说明朴老对赖少其的人品也是极为看重的。 ▼(图8)赖少其,白塔晴云,1985年 ▼(图8)赖少其,花南水北之堂,1985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赵朴初与夫人陈邦织在参加外事活动后路过广州,谢拒一切其他安排,专门到赖少其家中拜访,两位老友畅谈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图9) ▼(图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赵朴初(右2)至赖少其广州家中看望赖少其(右1) 1992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赖少其画集》,赵朴初应邀作“序”。赵朴初开篇便谦虚地写到:“他的书画艺术更入化境,能在他的画册上写几句话来表达钦佩之情,我是至以为幸的。”同时,赵朴初记述了两人的十几载交往,道出了不平凡的交谊,情深意切。赵朴初深谙赖少其艺术之精髓,在序中阐述了赖少其山水、花鸟、书法、诗歌等方面的艺术造诣,并言简意赅地评价“艺如其人,人如其艺”。最后,赵朴初赞曰“少其虽非佛教中人,但他把自己植根于人民和大自然之中的艺术瑰宝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大众,他自己成就了至善至美的智慧花果”,虽溢美但更是恳切。书画成为赖少其与赵朴初联系互动的重要方式,也不啻为传递情谊的最佳纽带。 1996年开始,赵朴初的身体每况愈下,赖少其也是疾病缠身。8月底,在京治病期间,赖少其专程去北京医院探望赵朴初(图10)。10月,在北京医院病房,赵朴初用毛笔恭整地写下遗嘱及偈语一首,留下“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的感人佳句。 ▼(图10)1996年,赖少其(左1)专程去北京医院探望赵朴初(左2) 赵朴初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他与赖少其的关系:“我与少其先生虽相识在建国以后,但心仪已久”,直至二人先后于2000年去世,在半个世纪中,作为长者甚至半个安徽老乡的赵朴初对赖少其是相知有素的,是欣赏和关爱的,二者以书画为情感桥梁,亦在师友之间。他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成就了中国当代书画大家交游史上的一段佳话,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朱洪.赵朴初讴歌邓小平的诗作[K].党史文汇,2003(9):34-35. [2]思文.为残疾人福利事业募集书画活动圆满结束[B].法音,1985(06):49. [3]贺朗.古拙存典雅·浑厚寓飘逸——关于赖少其的书法[J].粤海风,2003(02):70-72.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方磊
网络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