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研究 >>学术研究
革命和文艺的萌芽
赖少其
我于1915年出生于普宁,长于陆丰。我的家庭是离普宁市流沙镇三里远的华市村的一个贫农。原先是个大家族,祖父是个勤劳的生意人,一辈子辛勤劳动,渴望发财,但始终发不了财就去世了,只留给儿女们几间很小的店铺。
从我祖父那一辈开始,家里人就做“走水”生意,从普宁挑些干货到陆丰的新田圩去卖,再从新田挑些山货回普宁流沙,赚些脚皮钱。后来祖父在新田圩买了一间小店铺经营小生意,祖父去世后,就由我父亲在新田料理店铺,母亲在家务农。母亲经常带着我去看望父亲。从流沙到新田,有二百余里,要走三天的山路,在路上住两个晚上。当时我才几岁,我经常跟着父母往返流沙和新田之间,赤着脚一天走七八十里。山区的孩子,自幼就练就一副“铁脚板”了,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呵!
我的家乡属粤东地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湃同志就在我家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4年革命东征军到了新田圩。当时我年纪很小,在街上看见那些戴着大盖帽,骑着高头大马的革命军,在街上散发传单,高呼革命口号:“打倒陈炯明!”后来我才听人说周恩来同志到了新田,蒋介石也来了。
那时我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革命”是为了穷人翻身,有饭吃,有田耕,“革命”令人向往。后来我返回流沙,发现流沙也变了,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这座古城,民众纷纷起来打倒恶霸地主分田地。当时自己感到新鲜、兴奋、激动,觉得“革命”给人以希望。于是,我和同学们也参加了儿童团,跟着大人们去呼口号,斗争地主恶霸。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八一”起义军,来到了流沙,总部设在流沙圩的那座基督教堂里。后来听人说,当时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和郭沫若等在那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决一死战。我还记得,那是秋天的时节,纷纷传说要打仗了。果然,那天人们正在流沙赶集,忽然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双方军队打起来了,圩集顿时大乱,人们都四处乱跑。当时我看到有个卖猪的人,在惊慌中用猪笼盖在自己身上,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枪弹。经过一个晚上的激烈战斗,周恩来率领的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而败,仅剩一百余人,就交给彭湃,充实地方武装。周恩来等同志在彭湃同志的帮助下,从甲子港附近的洲渚渔村抢渡出海,经香港到上海,继续领导上海起义。
第二天早晨大雾,我偷偷拉开门缝向外张望,隐隐约约见到挂了花的士兵,还有倒在血泊中的士兵尸体。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使我认识到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反革命。同时,我还亲眼看到革命者被杀戮,革命烈士的鲜血在流淌……后来我到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就以反动派镇压农民革命为题材,写了长诗《自祭曲》,还写了揭露地主恶霸残酷压榨工农的小说《刨烟工人》(该小说后由鲁讯先生介绍到《新小说》杂志发表了)。
在粤东革命老区,我亲身参加儿童团斗争地主恶霸,同时也亲眼看到反动派镇压革命,许多革命者流血牺牲。这些,使我自幼就受到极大的教育:要革命就不怕牺牲。
再说,我们家乡是粤东文化之乡,男人爱拉二胡,女人爱唱木鱼书。我自幼受到文化的熏陶,爱好书画艺术,很小就学习郑板桥的书法。祖父去世,请不起别人写字刻碑,我就给祖父写了一副像“板桥体”的对子来悼念他老人家。
后来我到泥沟乡姑母家里,姑母送我到全潮汕闻名的弥高高等小学读书。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李天海老师。他是共产党员,生活艰苦朴素,那天学校开课了,传说有一位新班主任要来任教,我和同学们站在校门口等候老师的到来。忽然走来一位高个子的青年,二十六七岁,挑着担子,扁担一头挂着个藤筐,一头挂着一个网兜,装的都是书籍。我和同学们以为他是老师的挑夫,没想到他竟是李天海老师本人。他到学校后,便向同学们灌输新思想,教同学们唱歌、跳舞、演戏等,这样就同封建反动的校长发生了冲突。李天海老师便团结同学们同校长进行斗争。这事在泥沟乡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后来李天海老师带着年纪大的同学上南山打游击去了,我因年纪小,没有被带去,至今仍为此感到遗憾呢!
在李老师的教育和启发下,我进一步明白了封建统治者的愚昧和反动,懂得了要坚决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的道理。后来我转到德高望重的张伯封先生门下读古文,使我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不久,我又转到陆丰县龙山中学附设的简易师范,这时候我如饥如渴地读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书,还跟学校美术老师学画画。当时我只想将来当一名中学教师,要到广州“深造”,却没有想过要当一名画家。学校一位广西籍的美术老师,发现我有绘画的兴趣和才华,劝我到广州考美术学校。我听了美术老师的话,1929年,即14岁,我告别了童年,到广州投考了市美术专科学校。我在市美专,一面参加当时的革命学生运动,一面学画画,并和李桦老师等积极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成立“广州版画研究会”,出版《现代版画》刊物。革命帮助我提高思想觉悟,促进我更好地画好画;而画好画又是为了推动革命,革命与艺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全国抗战开始,我便投奔新四军,拿着刻刀和画笔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
注:原载1995年第9期《广东第二课堂》,后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赖少其诗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赖少其全集》。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魏振
网络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