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研究 >>学术研究
论邓石如
赖少其
夫书法之道,始于龟卜、流沙断简,至今犹存。
印章原为贸易,古之封泥,犹今之火漆。秦一统天下,统一文字,设“铸印局”,使印一变而为政治所需。惜秦二世而亡。汉承秦制,以至于今,其功至大。
汉唐之际,李世民独喜晋之二王,但因木刻翻印失真,犹用钩填之法以补之,非一般人所可为。因因相承,世称“帖派”。及至清初,尤其嘉庆、乾隆间,武力征服以至尾声,文字狱大兴,尤恐不足,北结少数民族,仍畏汉族人多文盛,谎称浙江陈阁老以“换包”之计,实为汉人,以为得计;又以八股文与“馆阁体”作为(进身)晋升之阶,以便笼络智(知)识分子,有识之士,洞察其奸;又因“桐城派”总要寻根问底,“二王又学谁?”“悬崖刻石,至今犹存,何不学之。”于是“碑派”兴。
邓石如其功至伟:提出“以印人书”,使书坛为之一振。又提(出)“以书人印”,不仅使印学不受秦汉束缚,使方寸之间,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创新。今闻“邓石如书院”成立,特撰联以赠。文日:“书称馆阁,时至嘉庆、乾隆,柔糜之极,端赖邓公以印入书,安能雄风又起?篆刻之法,限于秦规汉矩,谁敢违越,若非完白以书人印,岂可推陈出新?”
又作邓公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云耳。
癸酉于木石斋
注:原载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法之友》1992-1993年合订本,后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赖少其诗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赖少其全集》。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魏振
网络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