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继往开来——新徽派版画艺术研究展》入选文化部精品展出季项目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
手机扫码分享
文章附图

于在海

近期,按文化部文件通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精心策划的《继往开来——新徽派版画艺术研究展》,作为全国28家美术馆之一,入选“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这是艺术馆自2012年以来连续6年入选展出季的项目,也是自2010年以来第10次入选文化部各类项目。

此项目是安徽省第一次全面研究和充分展示各历史阶级徽派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活动,特别是突出了新徽派版画创建发展及承先启后的历史作用,具有深刻的学术内涵和强烈的艺术特色。艺术馆将于9月1日至10月8日举办专题展览,邀请省内外版画家和学者观摩并召开大型学术研讨会,同时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徽派版画作品文献集》。此展分为三个部分:

一、“古代徽派版画及文献专题”

古代徽派版画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地域性版画流派,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艺术遗产。此展通过古代徽派版画的历史概况、发展阶段、题材范畴、刊物出版、图稿画家、刻工家族、版画运用、木刻工艺、艺术特色、学术内涵和文献意义等十一个方面,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古代徽派版画的光辉成就和文物价值。

二、“现代安徽版画家作品及史料专题”

1950年代末,赖少其从上海调到安徽省后,即领导和团结省内各地版画家,组织调查研究和传统学习并亲自参与创作。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赖少其和郑震、张弘、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周芜、易振生等为首的老一代安徽版画家,重视、继承古代徽派版画和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的优良传统,坚持深入生活并积累素材,经过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先后各自或合作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套色版画。这些反映历史题材、重要人物、工业农村、经济建设和自然景观的经典作品,体现了安徽版画艺术结合新时代的发展、提升和创新,被李桦先生和古元先生称之为“新徽派版画” 而载入史册,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专题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新徽派版画”的历史过程、代表作品、画册出版、艺术特色、重要人物和创作状况,题材的选择、精心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辛勤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版画家的学术理念和艺术实践。

三、“当代安徽版画家作品及资料专题”

当代安徽的中青年版画家以章飚、耿明、斑苓、张国琳、师晶、范竞达等为代表,他们热衷于版画艺术,继承老一代版画家优良作风,克服各种困难并坚持创作,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创作的源泉,艺术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其版画作品的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用独特的版画语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注重线条、手法新颖。题材选择上着重刻画安徽的时代新貌和人文景观,力求表达中华民族强大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作品现代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色,展现了新徽派版画新时期的辉煌。

此次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安徽省博物院、黄山市的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歙县博物馆、歙县徽派版画博物馆及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和安徽老中青版画家或其亲属的热情支持下,征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珍贵文献史料和安徽版画家的代表作品及个人资料,体现了国家美术藏品和版画家作品的资源共享,有益于准确评价新徽派版画艺术在中国和安徽美术史上的学术定位,进一步促进新徽派版画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同时,艺术馆贯彻文化部关于“挖掘藏品进行研究、展示和推广”和“鼓励藏品资源丰富的美术馆到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或藏品资源相对较少的美术馆举办藏品巡展”的文件精神,于8月份赴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和12月份赴广西美术馆举办巡展,加强了对外宣传和艺术交流,以丰硕成果为三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2017年7月18日

注:作者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640.webp (10).jpg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