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交流展览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贺兰山岩画,是人类祖先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一张张带着原始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岩画,让我们感受着远古先民传递的艺术生命力,惊叹于远古人类的智慧与体魄。日前,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展出的“银川美术馆馆藏贺兰山岩画拓片展”中,让我们在美术馆就可以探寻岩画的奥秘。展出期间,现场观众可领取展览场刊一份,艺术馆还将精选公众号留言和展厅内的留言,送出精美的岩画拓片(复制件,数量有限,送完为止),欢迎广大观众前来打卡参观。
▼展览场刊
▼岩画拓片(复制件)
贺兰山岩画内容和题材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人文地理,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岩画为研究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让我们先带您了解一下岩画的主要类别:
狩猎
狩猎岩画是贺兰山岩画的流行题材。
狩猎是早期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古代贺兰山地区草木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客观上为狩猎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大量狩猎岩画的存在正是这些早期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岩画的存留也为今天人们研究人类早期生产、生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作品名称:《骑猎图》
作品类别:宁夏贺兰山岩画拓片
作品规格:32CM*66CM
作品名称:《骑猎图》
作品类别:宁夏贺兰山岩画拓片
作品规格:33CM*62CM
畜牧
随着狩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早期人类又开始驯养捕获的野生动物,由此畜牧业产生并逐步成为游牧民族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这些镌刻在山石上的畜牧岩画,正是游牧民族所创造的畜牧文化的真实写照,从多方面反映了游牧民族火热的生活、美好的愿望和热烈的情感。
动物
贺兰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物种。动物岩画在贺兰山岩画中分布广泛,数量繁多,这也是我国北方岩画的共同特征。岩画中的动物既有驯养的家畜,也有野生的飞禽走兽等。动物岩画的大量存在为研究远古时期贺兰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的繁衍提供了宝贵而直观的资料。
人面像
人面像岩画是贺兰山岩画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岩画制作者运用点、线、面的变化凿刻出形态万千的人面像,从而为我们展开一幅脸谱艺术的长廊。这些似黥面、似脸谱、似面具的人面像岩画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祖先、英雄、图腾、生殖以及原始宗教的崇拜。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岩画的制作方法:
岩画,顾名思义就是在岩石上作画,在国外被称为岩石艺术(Rock art),而在中国则统称为岩画。我国岩画的制作方法,分为绘制法和减地阴刻法两种。绘制法制作的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将图形绘制在山崖、洞窟石壁上,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岩画分布区,从而成为我国南方系岩画的主要特点;减地阴刻法制作的岩画,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岩画分布区,是我国北方系岩画的主要特点。其中减地阴刻法成像,又分为减地阴刻阴影式和减地阴刻线条勾勒成像式两种,采用的方法,有磨刻、凿刻、敲凿和划刻法四种。磨刻法一般使用木、石、骨、角等工具,凿刻、敲凿和划刻法使用尖锐的金属工具。贺兰山岩画主要采取这种制作方法。近年来在宁夏石嘴山黑石峁及中卫香山也发现极少部分的彩绘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