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线上展厅——赖少其作品系列介绍(二十一)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手机扫码分享

线上展厅——赖少其历史和作品系列展示

于在海


赖少其艺术馆策划并举办“线上展厅”活动,贯彻了文化和旅游部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多样性网络和数字化的广泛传播优势,弥补了线下展陈展品数量少、影响面小的缺陷,建立了线上文化服务人民的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新模式,加强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化艺术综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今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已按计划于5月份展陈。“线上展厅”也将依据精品展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赖少其历史系列展示:全面介绍赖少其忠于党的理想信念,他一生进行革命事业和文化活动的历史概况,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赖少其作品系列介绍:系统展示赖少其版画、国画、书法、篆刻等多领域的艺术特色,刊登、点评、解析赖少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

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和中国文化名人纪念馆,充分发挥收藏、展陈、研究、出版、交流和免费开放等多项职能,长期以来的大量工作、文化交流和文献整理,形成专业性、主题性、史料性和学术性并重的大批图文资料。

“线上展厅”根据编辑情况,在赖少其艺术馆公众号上每个月不定期的连续发布,每期信息量大,展品丰富多彩,更具有线上公教活动的特殊观感效果。

2021年5月28日


注: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作品系列介绍(二十一)





赖少其山水作品(之四)


赖少其丙寅变法时期的山水

丁远飞


《黄山一夜雨》是赖少其《丙寅变法》时期的代表作,更具现代性,此作品说明赖少其后期山水注重中西结合,在创作中勇于探索,富有气势的结构、色彩浓郁的画面、苍松飞瀑中突出黄山形状奇异的巨石,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赖少其作品 黄山一夜雨  1991年  83cm×149cm

此作品是赖少其以传统国画手法,引溶西方印象派色彩技艺,他原先磅礴大气构图的特色,进一步融合浓烈色调,既有中国画的线条苍茫意境,又有西方象征主义的意味,他用色大胆,石青、石绿的跳跃运用,好像宝石一样散发的光芒,黄色作为补色,拉开色彩的对比度,画面上形成似梦似幻更为感人的视觉效果。这是一幅中西结合很完美的作品,也表现出作者对艺术的深刻领悟。赖少其在思考绘画的现代性的时候,借鉴了印象派对结构理念的颠覆,也将笔墨形式与色彩完成了融合,取得了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这幅《黄山一夜雨》曾经刊登在不少报刊杂志上。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馆长曾回忆这幅画的来源:

赖少其先生和曾菲女士夫妇应《“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瞿谷量先生邀请,于1991年11月——92年1月赴美文化访问,我陪同前往。在纽约举办画展期间,91年12月一天夜里,他半夜突然起床,兴致很高要作画,我帮忙铺纸准备。一连几天,他外出活动回来,就反复着色加工,后又题字,直到满意为止。所有中外来宾看后,都为画面构图色彩的效果,深为感叹赞不绝口。

1992年我协助天津美术出版社编印“赖少其书画集”八开画册,此幅画在第62页上,画的上部题名是“黄山一夜雨”,赖老写明“辛未于纽约曼哈顿”,尺寸为83*149公分。
下部题写:“1969年夏,余在黄山,夜夜半山寺,梦为雨冲去。晨起,壁上飞瀑悬空。遂扣天门而上天都峰。匆匆已二十二年。辛未.赖少其”。

画上三方章,白文方印“赖少其印”,白文方印“赖少其”,朱文长方印“少其”。”

一、丙寅变法

1986 年(丙寅年),赖少其全家从安徽回到广州定居。此时的广东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各地各行春风涌动,一派生机勃勃。久违家乡的亚热带风光,促使赖少其从新思考作品的表达方法。黄山的山水风貌和广州的四季花海,郁木匆匆山川风貌,四时风景大不相同。一贯注重写生的赖少其面对不同的风景,陷入深深的思考,怎样用笔墨来描绘眼前的风景,多少年的黄山绘画已的很大的成就,过往的笔墨在广东失去了表达的可能。作为艺术家的赖少其清楚的认识到“艺术随时代发展,对象变了,艺术也要变。石涛说:“艺术随时代”。我原在安徽工作,那里有黄山,我以画黄山为主。日本称我为“黄山画派最高峰”。广州没有黄山,但也是革命名城,风光秀丽,五彩缤纷,有著名的“岭南画派”,又是改革开放的龙头。地处热带滨海,鱼产与花卉是美术的主要品种,不画是可惜的由此,他决定变法赖少其在给一位朋友的一封信上说"……宾老(黄宾虹)说,自然最大,人不能创造自然,艺术最大,自然不如艺术。都是至理名言,在实践中,我才觉得人伟大。因此,一九八六年丙寅,我定居广东,提出丙寅变法。不变不行,艺术是随时代的"。                                

清醒的认识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必备条件,其实赖少其在广州美术学校求学的时候学的是西画,对莫奈、雷诺阿等人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有较深的研究,他认为,印象派的色彩适合表现南国风光。到了南方以后赖少其想到:岭南画派的笔墨技法和风格是适合表现南方风光的。于是他又吸收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中西方的色彩修养、美学、艺术理念,使得赖少其考虑他们怎样和现实结合起来。

我早年在广州美专学油画,写生是西画的特点。我特别喜欢印象派的色彩,但中国画却以水墨为主,印象派苏联称“室外光派”,是科学的。因此,我很早便在自己的作品注意及此,所谓“丙寅变法”,即在中国画基础上更多的吸收西画。”他将自己这种绘画风格的转变称为“丙寅变法”,正是他晚年的变法,才真正使他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另一高峰。

   
二、岭南花似锦
70 岁的赖少其回到了他的故乡广东后,创作了著名的大幅国画《岭南花似锦》,深刻地反映赖少其回到故土的喜悦之情,这幅大画是赖少其艺术馆的镇馆之宝。于2018——2019年之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风生水起逐浪高——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美术作品展》,安徽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省美协举办的《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华艺术宫、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国美术馆先后借用,长期展出。
此作品是山水和花鸟的结合体,遒劲的线条、绚丽的色彩,以及成熟的技法,加上金农的漆书无疑这是一幅伟大的作品,特别是题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使得这幅作品成为主体创作的典范。
岭南花似锦188cm×142cm1991年

三、魂牵梦绕的黄山
回到广东的赖少其,创作了一批黄山题材的作品,一生很大一部分在安徽度过的赖少其已经把安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特别是多次到安徽的黄山写生奠定了自己山水画的基础,在其 1991 年作品《黄山之梦》中写道,“老夫归故里,日日梦黄山。梦中写来苦,笔笔汗湿衫。”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赖少其对安徽的深厚情感,这时没有对景写生的便利,早年的写生积累内化为血液之中。绘画形式趋于抽象,绘画的语言、点线面更加运用的自如达到随心所欲但不逾矩的地步,作品呈现出神秘、幽深,如梦如幻的地步,犹如酒神的迷狂。体味着自身的静谧的神迷、这是由心造景情感外化的黄山。更接近生命的本体。
作者探索运用点线面,山体程式呈立体几何化,处理方式以版画的版层辅以色彩笔墨,更加突出作者的变现手法夸张形体、色彩、完全达到自由的阶段。
此时期的黄山,是赖少其寻找自我存在和特点的作品。
1、黄山之梦 76cm×84cm  1991年

2、始信峰 71.5cm×178.5cm 1988年

3、七十归故里 145cm×182cm  1989年

4、黄山 88cm×99cm 1989年

5、黄山 143cm×243cm  1991年


四、丹青写江山
回到广东后赖少其提出“丙寅变法”,后深入南粤大地,到鼎湖、莲花山、西樵山、罗浮山、植物园、兰圃、西苑和深圳、中山、珠海等各处写生,创作一批山水和花卉作品。
1987 年4 月,去古北口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写生作画。5 月 18 日,在安徽省歙县参加“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被选为(南方)会长。后去浙江省的温州,沿当年和邵宇从“上饶集中营”逃出的“越狱路线”旧地重游,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省政协主席王家扬陪同下,去天台山、雁荡山、宁波、沈家门、普陀山、绍兴等地并作画一批。
这批作品色彩斑斓,赖少其用笔墨把南粤风情人文挥洒的淋漓尽致。心态放松的赖少其,自由自在的创作使得画面轻松愉悦。
1、白云山  67.5cm×67.4cm  1986年

2、深圳图书馆  68.5cm×68.5cm  1986年

3、鼎湖图  65cm×68cm  1986年

3、西樵山 68cm×56cm  1986年

4、南昆山  
(1)南昆山石河奇观  51cm×83cm  1986年

(2)南昆湖1986年 50×82.5cm

(3)南昆山石河奇观  1987年  46×75cm

1986年赖少其创作了几幅以南昆山为题材的作品,这是已知的几幅作品以不同角度在不同处理方式描绘了南昆山的秀美景观。在第二幅作品中作者以固定的视角以写实的的手法对南昆山进行创作。第三幅作品是典型的赖少其属于变法时期的作品。据于馆长回忆“1986(丙寅)年,赖少其进行“丙寅变法”求创新,时我在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和行政处伍顺正处长陪他去南昆山,我拿了小板凳和画箱,赖老戴草帽挎着画板,不停上下走几处,他认真选找合适透点写生……后来他又应当地政府之邀,当时给他们热情题了“石河奇观”和“龙松”等大字”。

2019年5月15日下午在于在海馆长的带领下,来到广东龙门南昆山征集资料。

南昆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境内,南昆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重点保护的国家森林公园。距南昆山旅游中心约半公里处,有一段小河。河里到处是怪石,一连有七个小水潭,小水潭上游又有一个大水潭。大水潭清莹见底,成群小鱼游来游去。潭边有两块呈红青色大石,边缘有图案,形似罗裙,叫罗裙石。河中还有一大石似镜台,叫梳妆镜石。梳妆镜石旁,有一圆形小池,叫卸妆池。这个大水潭就是南昆山风景点之一----仙女潭。七个小潭则叫七仙池。由于这里石多怪异,文人骚客取景名"石河奇观"。

到了南昆山首先是拍摄的是藏家收藏的赖少其书法作品《石河奇观》,和《龙松》。

第二天到赖少其曾经写生的地方实地考察,

我们知道,户外写生,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赖少其通过移步换景,借景,移景的方式把山水的要素组织到画面中。尤其是第一幅作品,可以看到作者寻找素材,怎样把繁复的自然风景通过作者主观的筛选,借用,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把画面结合起来。即把石河奇观的全貌也把精彩的部分表达出来。

另外在杂志上也发现了赖少其的一幅有关南昆山的作品

(4)南昆山中坪1986年尺寸不详

5、海口新村  30cm×40cm  1987年

6、天涯海角 46cm×53cm 1987年

7、承德普宁寺 45cm×53cm 1987年

8、鼓浪屿24cm×37cm 无

9、雁荡山小龙湫 67.5cm×44cm  1987年

10、杭州西泠印社 40cm×30cm 1987年

11、舟山渔村 30cm×40cm  1987年

12、罗浮山  30cm×40cm  1987年


五、渐入化境

这是一批既有情趣又有内容的作品,作品清新可爱,表明赖少其少有的童趣。

1、云漫  82.5×76  1994年

2、云山 77cm×84cm 1994年


六、美展作品
孤云与归鸟·67.7cm×68cm1986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1989 年7 月,在“中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中,所创作的中国画《孤云与归鸟》获优秀作品奖。

著名画家林墉高度评价了《孤云与归鸟》“这是一幅有重量,有厚度,有手法,有意蕴的佳作。自从我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就无法摆脱其魅力对我的包围!更其重要的是,我真切感到从这幅画的转机中,真切窥见赖少其风格的另一倪遥。我预言,水、色浑溶将是八十年代赖少其的风采。昔年的赖少其版画,亦曾有色彩斑斓的特色。如今,这特色又浮现出来,袁应该说,在自我完善的历程中,技术因素的使用已一步步与内在的蕴含合辙了。”

其实《孤云与归鸟》也是赖少其自己喜爱的一幅画。

七、安徽情缘
1、合肥秋色 49.5cm×78cm 1986年

2、夜宿屯溪海阳楼  51.5cm×79.5cm  1986年

这是两幅风格相近的作品,也是赖少其大胆用色,同传统的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不同。这两幅作品以色彩为基调,赖少其充分发挥早年学西画的基础。以色彩、块面为主,弱化线条。但仍以中国画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更注重画面的表达内涵,透露出赖少其对居住多年的合肥、无数次赴黄山途径屯溪、新安江的难忘情缘。
2021年11月15日
注:作者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典藏部主任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丁远飞
网络编辑:韩明铭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http://www.lsqysg.com

电话:0551-63521390

邮箱:lsqysg@sina.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石台路艺术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