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于在海
当今全球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文博机构长年线下的陈列展品、常规操作及免费开放的同时,策划线上展厅、网上观展的新技术运用模式,形成常规展览拓展和延伸的平台,也是未来美术馆展陈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更扩大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的服务区域。
活动开展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线上宣传的文件精神,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政府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名人纪念馆,增强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和推广宣传意识,在2020年2月份筹划了“闭馆防疫·线上展厅”,2月22日和3月5日发布了第一、二期,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3月16日,赖少其艺术馆恢复开放,即对资料数据进一步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设计十二个展示栏目(暂定)及相关专题,更新为“线上展厅·公共教育——赖少其艺术馆系列展示活动”,于3月25日发布第三期。之后计划每月上旬、下旬二期,每期依据内容篇幅,分为上、中、下,部分文献史料和视频作为链接。
2020年度,线上展厅的重点将配合赖少其诞辰105周年、赖少其逝世20周年和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的纪念及《赖少其全集》出版的系列活动,同时展出各类美术教育、专题展览、文化交流的概况。赖少其艺术馆各部门互相配合,工作人员分期编辑,在艺术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及雅昌艺术网等合作的相关网络上,依据情况安排定期或专期,相应的展示栏目上分别推出系列、多彩的主题,展示馆藏赖少其各类作品和文献史料的丰富内容以及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业绩,对外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今年主题
(一)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1915-2020)、
赖少其逝世20周年(2000-2020)
《赖少其全集》(九类十一卷本)2018年12月份出版,并,2019年9月份荣获中国出版界第28界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结合此全集出版的宣传、座谈和研讨,举办卷本展示、专题展览及学术研究等系列的纪念活动,宣传赖少其艺术为人民的美学思想、不懈奋斗的“木石精神”及作品创作中体现的“时代精神”。
线上展厅更着重反映赖少其近七十年曲折生涯所涉及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历史上系列重大事件,他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他多个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对广大观众加强爱国主义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二)春华秋实·纪念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2005-2020)
线上展厅将回顾赖少其艺术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展示艺术馆以研究、弘扬赖少其艺术为中心,做好藏品保管、文献征集、史料整理、展览活动、学术研究、画册出版和免费开放等工作。其内容着重艺术馆历年举办重要活动的主要成果和广泛影响,特别是在多方面工作中所取得的学术性、史料性和专业性并重的良好业绩,以及成为中国美术馆界重要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纪念馆,反映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
2020年4月20日
本期主要内容是:赖少其年谱,“全集出版概览”刊登简介版(之五)(1959年-1966年)及历史图片、赖少其1960年代在安徽时期合作的大幅套色版画作品、赖少其给王任之的信、赖少其文章《访保加利亚速写》、等文献,以及《套版简帖》介绍。
一、生平简介
(栏目编者:程明)
赖少其年谱简编之五(1959年-1966年)
周新月/编
1959年 己亥 45岁
2月,调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补选为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
在歙县购得清程邃《山水册》。【编者按】赖少其自此开始临习新安画派程邃、释渐江、汪之瑞、戴本孝、梅清和唐寅、龚贤等山水画,经常赴黄山写生、创作,并于七十年代后期形成他的“黄山画派”风格。
11月,负责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总体设计和布置装饰。
12月,套色版画《乡办铁工厂》被选送“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
▼乡办工厂套色木刻纸本20世纪50年代38cm×29cm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1960年 庚子 46岁
3月,当选为美协安徽分会主席。
组织版画家张弘、师松龄、陶天月和郑震、周芜、易振生等分两组赴安徽各地体验生活和写生创作。【编者按】为配合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布置,首创大型套色版画,以此为主流风格的安徽版画后来被美术界誉为“新徽派版画”。
▼黄山后海 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 1960年 152cm×90cm
9月,代表中国美协参加保加利亚国庆和美术交流活动。
▼美术馆(访苏联、保加利亚写生)纸本1962年30cm×40cm
1961年 辛丑 47岁
3月,与张弘、师松龄合作的《淮北变江南》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农村即景’画展”。
▼淮北变江南(又名《节日的农村》) 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 1960年 153cm×91cm
5月30日,赴北京开会途经山东兖州时,突然胃部大出血,送往解放军61医院抢救脱险。后返合肥,在安徽省医院住院治疗。
1962年 壬寅 48岁
2月,早年木刻作品《饿》等被选入中国美协主办的“1931—1949年中国木刻展”。
▼饿黑白木刻纸本1935年11cm×18cm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注:选自《现代版画》第十二集,1935年10月1日出版,为手印版画。
5月,主持集体创作的《黄山后海》《淮北变江南》《旭日东升》等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全国美展”。《黄山后海》《淮北变江南》被选送印度国际美展。
1963年 癸卯 49岁
春,陪同钱松喦、李可染、谢稚柳、陈佩秋等前往广东写生。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鲁迅收藏中国现代木刻选集(1931—1936)》,收录有赖少其木刻《暴风雨中的鲁迅先生》《静物》《骑布马》。
▼《鲁迅收藏中国现代木刻选集(1931—1936)》封面
▼暴风雨中的鲁迅先生黑白木刻纸本1934年15cm×14cm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12月,套色木刻《开河》入选“第五届全国版画展”。
1964年 甲辰 50岁
2月,编选《套版简帖》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自撰《引子》。
▼《套版简帖》封面及封底
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赖少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书
▼第三届全国人大出席证
1965年 乙巳 51岁
1月11日,将所藏文徵明山水中堂、丁云鹏佛像轴、伊秉绶隶书七言联、明缂丝牡丹中堂等七件珍贵文物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
▼赖少其捐赠文征明山水中堂字画等七件收据
▼安徽省博物馆给赖少其的捐赠证书
1966年 丙午 52岁
在“文革”中成为省内第一批被“打倒”的对象,遭受批斗审查。今或明年,被“下放”至宣城敬亭山农场劳动。
二、代表作品(栏目编者丁远飞)
赖少其1960在安徽时期合作的大幅套色版画作品
1959年赖少其从上海调到安徽后,任安徽省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省美协主席。安徽省委指派他主持刚建起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饰。
赖少其亲自组织和带领一批安徽青年版画家,学习和继承“徽派版画”民族遗产精华,深入生活,创作了《节日的农村》、《黄山后海》、《旭日东升》等大幅套色版画。这些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在技法、构图和色彩上又加以发展。画面磅礴大气、线条遒劲、色彩丰富、形象感人,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作品在安徽厅布置和参加全国美展后,作为国内首创的大型套色版画轰动了中国美术界,推动了安徽美术事业的发展,开创了被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先生称之为“新徽派版画艺术”的新纪元。
1960年,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很多大型工程建设、工厂建设等,也都成为当时很多画家创作的题材和来源,艺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得以体现。以下是三幅版画的介绍。
(一)▼节日的农村
套色木刻版画、153×91cm、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于1960
年。
此作又名“淮北变江南”, 《节日的农村》题材正来源于国家对淮河的治理,表现淮水变江南、农业大丰收后,人们舞龙打鼓、载歌载舞的盛大场景。作品通过前景渔谷丰收、群鸭遨游的生活场景,体现出农村大丰收后节日般的热闹气氛,与远景紧张热烈的建设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通过作品,表现了淮水治理工程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也预示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本图款识为“淮北变江南”,下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方形朱文印,交代了作品创作的背景和修理淮河并使之变江南的雄心壮志;作品右下角钤有“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的朱文印章。
注:曾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60年——1966年),参加1961年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入编《新版画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黄山后海
套色木刻版画、152×90cm、赖少其、张弘、师松龄、合作于1960年。
3、作品简介:
此作艺术性概况了黄山雄伟气势,以近景的迎客松、中景的北海、远处的云海和太平湖等知名景点展示了黄山的特色。画面中线的运用疏密得当,充分体现了明清徽派版画精雕细镂、线描如铁、凝重古拙的民族优秀传统。作者将中国画的描绘手法与版画技法相融合,在构图上极为接近中国绘画的铺陈结体,色调方面也借鉴了国画的敷色方法,使作品既富有现实意义又带有中国绘画的韵味和气氛。
注:曾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60年——1966年),参加1961年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入编《新版画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三)▼旭日东升
套色木刻版画、155×92cm、赖少其、周芜、张弘、师松龄、陶天月合作于1960年。
此作品描写解放后安庆繁荣的景象,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后,热火朝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情景,学西画出身的赖少其,特别喜欢印象派,因此,他把印象派的技法带进了木刻。尤其是在套色木刻方面,因他研究国画和民间木刻,所以也把国画的技法和民间木刻的技法带进了木刻,使木刻有了民族气派。这些,对其从事国画创作,形成自己的国画风格产生了颇大的影响。赖少其注重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灵感,力求严谨;而诗人的激情又往往让他的作品带有几分抒情意味。在版画技法的处理上,他擅长使用鲜明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粗犷有力的刀触,因而,画面中又往往留有浓厚的刀味与木味。《旭日东升》独创的以白压黑的技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注:此作品于1960年与“黄山后海”、“淮北变江南”同时布置于民大会堂安徽厅。后在1961年参加全国美展,入编《新版画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新版画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63年出版。
注:当时布置人民大会堂展厅的时候,除了上述三幅大幅版画之外,还有另外三幅,分别是《黄山宾馆》、《沸腾的马钢》、《陈村水库》。
1、▼黄山宾馆 156 cm×92cm、郑震、周芜、宇夫、陶天月合作于1960年
2、▼沸腾的马钢 91.5 cm×135.cm易振生 作于1959年
3、▼陈村水库 90 cm×136cm 陶天月、易振生合作于1960年
三、文献史料(栏目编者:程明)
(一)赖少其致王任之信
王任之(1916.1—1988.7)
名广仁,字任之,歙县富堨人,新安王氏医学的继承和发扬者,当代安徽中医界的领军人物。曾任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研究所所长、安徽医学院中医教授等。
1941年“皖南事变”中,赖少其与王任之被捕,关押在休宁县临溪的皖南特训处集中营。1941年和1961年,王任之两次抢救赖少其的生命,因此成为患难之交的挚友,直至1988年王任之逝世。
赖少其与王任之是同龄人,两人虽然处在文化艺术和医学卫生不同岗位上,但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仰,赖少其曾多次赠予王任之及家人书画和篆刻作品,他们近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和文献资料。
2005年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落成之际,王任之的后人将他们珍藏的赖少其书画作品9幅、书信8封、书籍和用具11件及修改稿件等,无偿捐献给艺术馆收藏。
此处选编赖少其致王任之信一封。
▼赖少其致王任之信,1950年1月10日
任之同志:
已经九年了,我没有把你忘记,你那修长的身体,灰色的长衫、灰色的鞋袜,永远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还有令妹丽娟,据说(?)已经发疯!这是悲剧中的悲剧。还有你的爱人……总之,虽然九年了,一切如在眼前。现在能够接到你的信,这是多么高兴呢?
这九年来,斗争是如此的紧张、复杂,又是何等的残酷呢!我大部份的时间,都在解放军中,并且带过队伍,在炮火的潮汐中来去。胜利了,可是我的身体也像破铜烂铁一样,一部受损的机器呀!胃溃疡,钩虫,肝蛭虫,像反动派一样在肚皮里向我袭击,为了狠狠的治它——我已一个多月了,都住在医院里。大约,这几天又准备出院了,因医院虽好,不是休养的地方。
我现在在南京负责军管会文艺处工作,也主持南京文联。中苏友协不过挂名而已,没有经验,主要的,和你们所做的一样,不过通过这个组织进行教育群众而已。
我已很久不搞木刻了——因木刻用来杀敌人,还不如用人去杀敌人痛快。现在,因为任务很多,也没有机会刻木刻,我已改用笔作武器了。
我们编了一个月刊,定名为“文艺”,已在印刷中,每期十多万字,并拟编丛书。出版后当请指教。
很希望你能收集一些贵地的木刻,特别是十竹斋,这是中国的珍品,现在不收集,将来就更困难了。但复刻的很多,刻了又刻,就会失去原来的价值。如能给我们一些,不能求全的话,几张也好。其次,如年画之类,如有好的,也望惠赐。
你结婚了么?有孩子么?我已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八岁,能念书了,小的也已四岁,现都在托儿所。
非常希望得知你的详细近况。
专此,致
敬礼!
弟赖少其 一月十日
通讯处:南京林森路香铺营廿一号军管会文艺处。
说明:1950年初,父亲在报纸上看到赖老在南京军管会工作的消息,就试着写了一封信去。不久,1月15日,父亲就收到了赖老的回信。父亲当天就复信,并根据赖老的要求,寄去了几张十竹斋的梅竹谱。
1988年,父亲病逝后,我回歙县,在老宅父亲的书房中找到了这封信。赖老病逝后,我把这封信的复印件寄给了曾菲阿姨。曾阿姨在电话中告诉我,这封信很珍贵,《木石魂》的作者胡志亮把这封信拿到赖老的追思会上宣读了一遍,说赖老当时身体已经是一堆“破铜烂铁”了,但他还以这堆“破铜烂铁”又奋斗了半个世纪,为革命和艺术作出了贡献;又说,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赖老在解放初就注意到徽派版画艺术,这说明他后来创立“新徽派版画”是早就有了准备的。
——王行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注:此信内容选自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2015年5月编印的《铁窗友 医患交 书画缘——赖少其与王任之交往文献资料集》。
(二)赖少其文章《访保加利亚速写》
保加利亚人民在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十六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迅速的提高,生活越来越过得幸福。
保加利亚的工农业都很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很高。整个国家好像一个大花园,到处都是葡萄园和果树,满山满谷都是玫瑰花。
保加利亚为了摆脱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土耳其奥曼帝国进行了五百多年的斗争,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在俄土战争中摆脱了残暴的异族统治。但是一九二三年以后,又为法西斯所统治,一直到了一九四四年由于保加利亚共产党的领导,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终于取得了解放。保加利亚人民称苏联为自己的解放者,到处建立了纪念碑。
保加利亚为了摆脱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很多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如哥不力费齐乍这个山中的小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地方,被称为“革命的壁炉”。在一八七六年十月二十日由爱国者甲不列诗可夫的领导,举行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民族起义,在一座小桥的旁边向敌人打了第一枪,并用敌人的血写成血书,宣告革命已经开始。虽然这次革命是失败了,革命领袖也牺牲了,但这是伟大的号角,给予以后民族革命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反法西斯武装斗争时期,这里也是共产党所领导的著名革命根据地之一。人们为了纪念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在这个小城建立了六个革命纪念馆。保加利亚古都——特尔诺沃,整个的城都建筑在山崮上,有几十丈深的悬崖削壁,削壁之下是透明如镜的静静的杨特拉江。江水绕着山崮,崮的中央建立王宫,并在城墙上建立了堡垒。现在,王宫虽然已经成为废墟,但城市更加扩大了,也更加美丽了。在黑海滨布尔加斯港附近有一个小岛叫做斯佐波涅,据说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岩石的上空,建筑着有保加利亚民族风格的房屋,海鸥出没,惊涛拍天,黑海像少女的眸子,美得迷人。
当我告别英雄的和好客的保加利亚的时候,我在飞机上目送老山(即巴尔干山)革命根据地,情不自禁地为她歌唱:
老山——巴尔干半岛的脊背,
多少英雄在你身上洒过鲜血。
我从空中向你眺望:
你的肩上披着雪衣,
你的身上飘着云带,
你像巨人一样屹立着。
万岁呀,老山!
老山呀,万岁。
注:此文原载《安徽画报》1960年第2期,后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赖少其诗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赖少其全集》。
四、画册出版 (编者 魏振)
《套版简帖》,赖少其编并自书《引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系作者收集明末清初徽州艺人所创制套色木刻汇编而成,共收录人物、山水、花鸟、博古、诗笺等各类作品41件。
▼画册封面及封底
▼赖少其《引子》
引 子(释文)
套版简帖,俗称契纸。上印套色木刻,折叠成简帖,故称套版简帖,为明末清初徽州艺人所创制。以现存者证之:初写于诗笺上,后演变为简帖。就其年代与十竹斋同时,多以人物山水见长,可补十竹斋之不足。与绣像以纤丽取胜不同,更多吸取民间风格,较为奔放,套色华丽。惜鲁迅先生、郑振铎先生均未得见,故未暑录。此种套版简帖,原为契约,随着劳动人民翻身与解放,作为镣铐契约,应尽毁灭。然此种套色木刻,随契约之毁灭而不传,实属可惜。故拾集成册,以供爱好者之参考与研究,谅亦有益。简帖多属康熙乾隆年间所作,后附诗笺二纸:一为崇祯年间作,一为康熙年间作,以为比较。然此种套版木刻,初原为诗笺,故有士大夫习气,内容尚保持封建时代之诗情画意,后为简帖,纯属契约性质,内容为适应剥削者之所需,艺术亦为之减色,此皆统治阶级之所加,读者当能鉴之。
赖少其 识
▼目录
▼内容摘选
山水-精舍琴书
人物-吟行
花鸟-荷花
动物—狮子
▼画册《套版简帖》不容否认(周昭坎文章,1979年3月22日刊登于《文汇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丁远飞
图文:丁远飞 / 魏振 / 方磊 / 程明 / 韩明铭
美术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