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线上展厅——赖少其历史和作品系列展示
于在海
赖少其艺术馆策划并举办“线上展厅”活动,贯彻了文化和旅游部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多样性网络和数字化的广泛传播优势,弥补了线下展陈展品数量少、影响面小的缺陷,建立了线上文化服务人民的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新模式,加强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化艺术综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今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已按计划于5月份展陈。“线上展厅”也将依据精品展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赖少其历史系列展示:全面介绍赖少其忠于党的理想信念,他一生进行革命事业和文化活动的历史概况,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赖少其作品系列介绍:系统展示赖少其版画、国画、书法、篆刻等多领域的艺术特色,刊登、点评、解析赖少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
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和中国文化名人纪念馆,充分发挥收藏、展陈、研究、出版、交流和免费开放等多项职能,长期以来的大量工作、文化交流和文献整理,形成专业性、主题性、史料性和学术性并重的大批图文资料。
“线上展厅”根据编辑情况,在赖少其艺术馆公众号上每个月不定期的连续发布,每期信息量大,展品丰富多彩,更具有线上公教活动的特殊观感效果。
2021年5月28日
作品系列介绍(二)
赖少其的藏书票作品
于在海 / 丁远飞
赖少其(1915—2000年),广东普宁人,中国新兴版画开拓者之一。1932年秋,赖少其考入越秀山下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科。
1934年,鲁迅先生于上海积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李桦、赖少其受其影响并和刘宪、唐英伟、陈仲纲、潘业等27人在学校成立“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赖少其时为19岁,身为老师的李桦当年也仅二十七岁。李桦从日本回来后,对于传统木刻而讲,李桦对于启蒙和传播西方版画具有历史的责任,而当时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有救亡图存的使命。所创作的作品既有身边民俗的温情又有担负历史的情怀,所创作抗日救亡和的木刻作品充满活力和社会民生。其中《现代版画》(共出18集)和《自祭曲》《诗与版画》,寄给鲁迅先生请教,作品现收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后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91年9月出版该馆那个时期的全部藏品。
赖少其创作的木刻作品,风格多样、独具特色,而且选材广泛、概括力强、富有时代气息。他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忧国忧民意识和拯救国家危亡的使命感,后期善于创作全景式、结合、历史题材、反映时代新貌的大幅套色版画,这与赖少其的才情和格局有关。
赖少其的藏书票这种小件的木刻,现存数量比较少,题材具有情趣化,着重民间、及农业生产,技法上是有简单的黑白色调和淡彩两种。
赖少其1930年代中期刻此五件的藏书票,作为第一次尝试难免有技法上的稚拙,但也清楚的看到一代版画大师的成长之路。第一幅表现五个耗子偷油的场景,具有很强的民俗刻画,体现了赖少其对题材运用的广泛性,在以后的创作中时常会出现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的描写,尤其是他到广州对自己养的花鸟虫雨的描绘。第二幅作品运用了类似民间砖雕的创作手法,刻画了广东石湾狮子的形象,而第三幅淡彩,则是树丛和动物的艺术造型,第四幅,有力的刀法和强烈的黑白画面对比,塑造出一个在手拿旗子、具有蓬勃农村背景朝气的青年用牛犁田和庄稼谷物的背景形象。而最后第五幅《李桦藏》,是他为李桦老师所作具有纪念意义的藏书票,体现师生之间的重要情谊。
作为市美和现代版画团体成员,赖少其绘制和刻印的藏书票,反映了我国早期版画家主动从事藏书票设计和制作的历史,在中国藏书票史和现代版画史上都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现代版画》第九集《藏书票特辑》(见附件二),是现在可有考据最早期的具有现代西方绘画特色的第一批版画藏书票,纵观现代版画的每一集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也可推测李桦当时在教学时安排不同科目的训练,学生依据要求构思和创作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藏书票作品。
2020年6月2日
注:作者于在海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作者丁远飞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典藏部主任
附图一:
1、少其书票 6.5×4.4cm 1934年 《诗与版画》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2、少其书票 6.0×5.5 cm 1935年5月15日 《现代版画》第9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3、徐克(藏书票)4.5×3.3 cm 1935年5月15日 《现代版画》第9集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4、少其(藏书票)7.8×4.4cm 1936年5月1日 《现代版画》第9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5、李桦藏(藏书票)3.5×4 cm 1936年5月1日 《现代版画》第18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附图二: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现代版画》第九集《藏书票特辑》封面作品为李桦作。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