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 >>公教活动
文化部2016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
暨中华文化联谊会重点支持项目
《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 》
开幕式主持词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于在海
(注:后面讲话摘录)
尊敬的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港澳处副处长汪勤女士
尊敬的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先生
尊敬的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先生
尊敬原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先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向远道而来的文化部领导和香港、广东、北京等各位嘉宾、向省文化厅、市委宣传部领导和省市书画界的艺术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本次展览给予大力支持的指导单位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及艺术馆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致以诚挚的谢意!
今天,由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作为申报主体,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广东省文联艺术馆联合举办的此次特展,很荣幸地作为全国15家单位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书画展类活动,入选了“文化部2016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暨中华文化联谊会重点支持项目”,这也是自2014年文化部开展该项目以来,安徽省首次入选项目,为安徽省和合肥市争得了荣誉,反映了安徽省和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
饶宗颐先生现为香港大学荣休教授,西冷印社第七届社长,是当代国际汉学界的一代宗师、学界泰斗,也是功力深厚、才赋过人的书画大家,在学术、艺术领域享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饶宗颐先生丰厚饱满的学艺人生和杰出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在当代的至高点。他在海内外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多次受到原总理温家宝、现总理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会见,称赞他对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
赖少其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开拓者之一,他注重研究和弘扬徽派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华,同时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创作大批极具特色的版画、国画和书法篆刻作品,是安徽书画艺术的代表和旗手。赖少其近七十革命和艺术的曲折生涯,浓缩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和安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他2000年去世时,党和国家、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以及中国和各地文化艺术界主要机构纷纷送花圈或至唁电唁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艺术馆的赖少其生平展区,已有这方面资料的陈列。
两位艺术大师同是广东潮汕人,自1980年赖少其在香港办展相识后,就一直是关系密切的好友。他们终身追求艺术完美和勇于进行探索创新,其学识造诣、勤奋创作以及杰出的艺术成就,已在海内外形成广泛影响。中国书画名家所特有的思想品质和时代精神,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珍贵的物质财富,体现了此次重要活动的文化渊源。
1988年赖少其应香港新华分社邀请,我陪他在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办展时,李嘉诚、霍英东、庄世平等众多知名人士和团体送了花篮,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媒体广泛报道,饶宗颐、郑家镇、任真汉等香港很多文化名人出席并热情写了评价文章,让香港民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获得良好反映。
时隔28年后的今天,在赖少其艺术馆展出了香港饶宗颐学术馆提供的饶宗颐先生的部分书画作品及大量文献史料,让安徽省合肥市的广大群众能近距离欣赏到饶宗颐先生的旷世才华和艺术特色,能直观地感受到饶宗颐先生的家国情怀和学术成就。同时,我们也展出了入选“文化部2016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赖少其书法篆刻展,以及部分赖少其版画和国画作品,展现了赖少其多个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二位书画艺术大家的展品同时陈列,丰富了此次活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邀请了香港和内地的艺术家学者共聚一堂,在之后的讲话或研讨会的发言中共同探讨饶宗颐先生的艺术特色。此次展览的特点是重在书画艺术及文献史料的精致展现,但更突出了学术含量和人文交流,旨在进一步贯彻文化部“加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和“美术资源共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文件精神。通过此次香港与内地的友好合作活动,必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先介绍外地嘉宾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著名音乐家邓伟雄博士
(特此说明二点,今天播放的《万水千山总是情》、《铁血丹心》等6首内地极为熟悉的歌曲,就是邓博士创作的作品。此外,邓博士是饶宗颐先生的女婿,我是赖少其先生的女婿,我们是二家世交,今天又是内地与香港的二家名人馆合作办展,也体现了后一代推动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香港嘉宾陈天保先生、杜英华女士、陈彦锋先生、孙逸俊先生、刘是龙先生、王淑慧女士、刘佳瑜女士,他们都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和文艺界人士。
香港文汇书画院副院长、《大公报》记者 张晶晶 女士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 洪楚平 先生
(洪楚平先生原是广州艺博院副院长兼赖少其艺术馆馆长,后任广东画院书记兼副院长,他又是饶宗颐先生好友,是赖少其和饶宗颐二位先生艺术研究的资深专家。)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宣教部主任、副研究员王坚 先生
(饶宗颐先生最早的展览就是在广州艺博院举办。艺博院下有赖少其、关山月等10个名人馆,王坚先生曾任名馆部主任,对饶宗颐和赖少其二位先生的艺术也有深入的研究)
广州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习文 先生
北京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出版社社长、荣宝斋画院院长、《赖少其全集》(筹)主编 唐 辉先生
(唐辉先生在人民美术出版时,曾编辑第一本专供美术爱好者学习的普及本“赖少其画谱”,现在与艺术馆正在合作编辑十卷本的《赖少其全集》)
荣宝斋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王 勇 先生
(最后说明一下,1. 现在有内地会议规模限制的众所周知原因,邓博士原计划拟邀请几十位香港教育界、文艺界的朋友,他们也比较忙,就未能成行。
2.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先生在岳西参加文联工作会议还未结束,浙江的中国美院孟院长中暑住院,西冷印社包正彦秘书长,香港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名家翰墨”主编许礼平先生等临时有事,原计划参加开幕式就未能出席,但他们都在电话中对活动表示祝贺。许礼平先生特地委托侄子许习文先生前来参加此次活动。)
再介绍省市来宾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 丁光清 先生
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钟俊杰先生
原合肥市政协主席 董昭礼 先生
中国美协理事、原安徽省美协副主席 王佛生 先生
(王主席原是合肥市副市长,赖少其艺术馆就是他在任时亲自参与筹建的)
安徽省文化厅外事处处长 周化东 先生
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罗 平 先生
安徽省美协主席 杨国新 先生
安徽省书协副主席桂 雍先生
安徽省书协副主席谢道佑 先生
安徽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云鹤先生
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处处长 史培刚先生
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陈祥明 先生
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秘书长 王永敬先生
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 张 煜先生
著名书法篆刻家 王少石先生
今天,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安徽省文艺界人士以及《美术报》、《中国书法报》、《新安晚报》、《合肥日报》和《合肥晚报》、《市场星报》、《江淮晨报》、《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安在线》、《新华社安徽频道》、《雅昌艺术网》和省市电视台等近20家单位的新闻界人士,在此一并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请各方面代表讲话:
有请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平致辞
罗平:……。《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今天隆重开幕了,本次展览是文化部2016年内地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作为全国15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合肥市和安徽省的骄傲。……
今年年初,我们申报文化部2016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项目,就想到了赖少其和饶宗颐,一方面我们想在香港举办赖少其的展,让香港的人民更多的了解赖少其,另一方面组织策划饶宗颐的艺术经典特展到安徽到合肥展,让安徽人民、合肥人民,更多的了解饶宗颐。……
合肥市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合肥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历年来,文化事业更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此赖少其艺术馆举行饶宗颐先生的艺术经典特展就具有特别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安徽的悠久历史文化影响广泛,承载这中国极为丰富的传统艺术。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又是与海外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城市,也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饶宗颐先生的特展,文艺界人士共聚一堂的艺术学术交流,将进一步推动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促进艺术创作,拓展内地与港澳的人文联系,同时不断激发广大观众的爱国情怀,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将对大湖名城的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下面有请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饶宗颐女婿、著名音乐家邓伟雄博士致辞。
邓伟雄:……。我先代表饶宗颐教授谢谢各位前来参加这期的《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通过这次的交流展,赖少其艺术馆把饶宗颐教授的作品带过来供大家欣赏和交流。同时,这次香港内地的友好合作活动,也必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出名的艺术家中,有的人是靠天赋,有的人是靠勤奋,而饶公卻是天赋加努力相结合的一個人。如果問他关于艺术、学术上的专业问题,他都特別的了解,哪怕当时不了解,他也愿意去钻研,這是十分难能可貴的。
饶宗颐教授要我代他在这里说几句话,饶教授说:他很高兴能够在赖少其艺术馆举办这个展览,这是他第一次在安徽地区展出他的作品,还有他很高兴,因为这次是安徽跟港澳的一个文化的交流。他跟我说,自从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跟赖少其老师最早见面之后就一直都铭记在心,对他的艺术作品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一直都有来往。他说他跟赖老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知道赖老对新安画派有很深的研究,他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和著作。另外他说跟赖老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们都喜欢金冬心漆书,所以他说自从见面之后,他们两个每一次见面都在一起研究书法绘画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曾经不少时间跟赖老谈过有关安徽地区艺术的发展,他也尊敬赖赖少其对中国版画、国画、书法方面的推动,他说赖少其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不能磨灭的。所以他对这一次能够在赖少其艺术馆开这个展览。他要我谢谢于在海馆长,还谢谢安徽合肥的所有领导。……
主持人:于在海,下面有请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先生致辞。
洪楚平:……这次参加活动,也是表达一种心情,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省文联现在正好是巡视期间,严禁所有领导出席外地活动,所以我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还是巡视组特批。因为我的身份很特殊,怎么特殊呢?我事实上是赖少其的小秘书,于在海是正式的大秘书,我是以前叫做业余秘书。大概三十年前,赖老从安徽到广东的时候,我可以说三十年来一直追随着赖少其,那时候他创作他的书画,我当时在省政府的部门工作,赖老的秘书没有当成真的,就当业余秘书,所以经常在赖老家里吃饭。
第二身份也是很特殊的,我是饶宗颐先生的追随者,我是很崇拜饶老的。从这方面来说,我也是饶老的小学生,在十二年前,我在艺博院的时候,负责该院的赖少其艺术馆,曾经在赖老馆办了饶宗颐先生展览。……
我是今年才到广东省文联工作,过去八年多时间一直在广东画院当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在广东一直到现在我常说两句话,广东艺术界有几座高山,我能够推荐的,也就是我比较熟悉的、最接近的地方,其实就是两座大山,赖少其和饶宗颐。对整个广东美术界的人,我也很不客气的说一句话,如果他们还不懂得向赖少其学习、向饶宗颐学习,你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化。……
我最近在文联会议上作学习习总书记的体会的讲话,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习总书记说“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标志、标识,那就是艺术家的艺术品德。跟于馆长刚才介绍的随感而发,同时在这里正好专门配合做了饶宗颐的特展和赖少其书法艺术的展览,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非常好的一种表现。我们搞艺术的人,特别是很多艺术家动不动就是中外结合,特别是说吸收西洋什么东西,我说你把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你能先读懂它、读通它,再来谈艺术,饶老的艺术经典也就是最好的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所以我说我这一生很值得,追随赖少其先生三十年,跟着追随饶先生十几年,做展览,不断编书,做这种学术的推荐,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教导赖少其的,也是赖少其依然不断教导我们的,就是做一木一石的工作,做一点推荐的工作。……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荣宝斋副总理、荣宝斋出版社社长、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先生致辞。
唐辉:……赖少其艺术馆是我最喜欢来的一个地方,因为我对赖少其先生的艺术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刚才于馆长也介绍了,我们两家在主编《赖少其全集》,这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也是对赖老这一生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总结,这种关系非常的密切。
我自身也是画家,对赖老的艺术真是高山仰止,每次看到赖老作品的时候,我每次都是非常的激动,压抑不住的情怀,艺术家跟绘画之间的碰撞溢于言表,我在别的画家身上没有这样的激情。这次参加展览,尤其是在饶宗颐的展览在赖少其艺术馆展示,我觉得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应该说在当代画家的展览里,一次非常重要的又很有意义的展览。
刚才我也简单的看了一下饶宗颐先生的展览,觉得这一百多件作品涉猎的方面非常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作品都非常的精,我也是第一次全方位的看到饶老的作品,看了之后我也是非常的激动,左边是赖老的,右边是饶公的,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具有文化的含量非常深厚。饶公的作品一方面对于他综合文化的滋养,另外一方面对于绘画本身的理解。这次展览的题目也体现的非常好,“古调今情”,作为我们搞中国传统书画的人,一方面在学习古人上、在继承上,要全力以赴;另外一方面,我们怎么样把当代人的情感,把当代艺术的精神,通过我们艺术的创作把它呈现出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也是我们所有搞艺术的一种时代责任,也是一种文化责任。饶公跟赖老,恰恰这两位当代的大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一个非常经典的典范,他们的作品一方面里面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另外一方面在创造性上、在时代的融合性上,他们取法自然、融会贯通,达到了两个人不同的、至高的对话的境界,我觉得在识古人、识今人、识造化上,他们是非常经典的典范。
第二,我觉得看了这个展览给我一个启发,当代人怎么做学问?尤其我们的晚辈要从这大家身上,学习他们对文化态度上的治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学习方法,另外要学习他们对文化的执着,他们在生活当中,没有急功近利,没有浮躁,……我们从这两位大师身上能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对待学术,这种态度、这种方法、这种坚守,是怎么样以身作则,给我们呈现了这样的一种学术上的经典。习总书记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讲话,说中国现代的文化高原没有高峰,可是今天这个展览,就是两座高峰摆在我们的面前,激励我们后人,不断地去体悟、不断地去学习他们的精神。
第三,赖少其艺术馆做得非常有品质,这些年来也举办很多重要的展览,通过这样一个高端的平台,真正把中国的书画艺术和精神给大家做一个展现。……
主持人:下面有请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国新先生致辞。
杨国新:……今天饶宗颐先生和赖少其两位艺术大师的精神在这里对话,我觉得具有一种非同的意义,这个活动也给安徽书画界提供了难得的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也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历年来重要的学术活动。……
主持人:最后有请文化部港澳台办港澳处副处长汪勤女士指示,大家欢迎!
汪勤:……首先我要感谢于馆长、丁厅长和罗局长给我这个机会站在这里,刚才于馆长让我说两句话,我想说说什么呢?丁厅长说你就说这次展览是怎么评上文化部的重点项目的。在这里请大家允许我花几分钟时间,给自己打个广告。
文化部关于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的扶持计划是2014年出台的,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支持资助各地对港澳自主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来推动整个内地跟港澳文化交流的发展,同时对中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为什么我们这次会把《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评为2016年的重点项目?其实我们有两点考虑,首先这是一次非常有情感有温度的交流,为什么这么说?刚才于馆长和罗局长说的那样,赖少其先生、饶宗颐先生,两位都是各自在艺术界十分有成就的艺术泰斗,但同时他们也是1980年以来,一直都是关系密切的好友,这次在赖少其艺术馆举办饶宗颐先生的展览,不仅能够看到饶先生的作品,感受到饶先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可以看到赖少其先生经典的学术成就、艺术成就,两位大师作品在这里交相辉映,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艺术当中交流的气息,这是一次相当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情感上加深了温度。
第二,从评选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用心策划的活动,当时我在看到他们申报材料的时候,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一次文化展览、艺术展览。它除了展览之外,还有艺术家之间的学术研讨和艺术家的交流活动。刚才欧书记给我介绍说,在接下来的几天,香港的朋友还去安徽皖南地区参加写生活动,对这个项目来说,复合型就更强了。
因此我更感觉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展览,它更是一个深层次复合型的交流活动,是两位老艺术家、二地艺术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祝贺此次交流活动成功,希望能够对內地其他地方开展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我也希望这次活动也是能够达成两个艺术馆之间继续加深合作的契机,今年在这里在赖少其艺术馆举办饶宗颐先生的展览,明年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我们也希望最好明年这个时间赖少其先生的作品能够再次走进香港,再次在香港达成两位艺术家的聚首,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汪处长的指示,我们争取明年在香港办好赖少其先生的展览,再次感谢汪处长。
今天下午4-6点举行为“古调今情——饶宗颐艺术经典特展”,下面有请文化部港澳台办汪勤女士、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先生、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俊杰先生、原合肥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先生共同为本次展览鸣金开幕。(这个锣架上框有赖少其先生题字“一鸣惊人”)
开幕式到此结束,会议之后先请各位领导和嘉宾到南门广场合影留念,之后观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