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专题展览
《文风浩荡•魅力桐城——水彩写生艺术作品展》于2016年12月19日—24日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举办,展出35位画家的水彩作品130幅。丰富色彩、人文景观、地域历史和写生创作的有机组合,以水彩画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反映桐城人文历史的众多亮点,形成此展深刻的学术内涵和强烈的艺术特色,是一次艺术水平非常高的专题展览。
桐城不仅是安徽、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数百年间,重学尚文、学风熏染,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之乡。曹松以诗称誉于唐;李公麟以画闻名于宋;明清之际,方以智、钱澄之以渊博学识、卓越文字建树,开“桐城派”先河。戴名世、方苞、刘海峰、姚鼐承前启后,开创了“桐城派”的中国文学史上著名散文流派;随后又有方东树、刘开、姚莹等人传其学说;清代大学士张英及其子大学士张廷玉均为有识之士。1930年代起,朱光潜、方东美博采中西文化,在美学、哲学领域独树一帜,之后有黄镇等投身革命活动,为中国文化和外交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87年11月30日,赖少其在广州文化公园办展,黄镇出席了开幕式并高度评价了赖少其的书画艺术。
黄梅戏著名演员严凤英在文革中被迫害不幸去世,1970年代末,万里到安徽上任省委书记时问起,赖少其向他汇报了情况。之后赖少其为悼念严凤英,为她作词《落花曲·吊严凤英》,著名作曲家时白林谱曲。在严凤英的追悼会上作为哀乐播放,参会之人听了无不动容,产生广泛的影响。后来赖少其又用漆书写给王冠亚,交桐城博物馆严凤英纪念馆保存。
赖少其1930年代初从广东的陆丰县到广州求学,开始就在胡根天主办的“赤社”美术补习班学习素描、写生和水彩,1932年考上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学习西洋美术史、水彩和油画,因此受过专业的训练并掌握色彩的运用。他早期的各类作品创作中,就很注意颜色的效果。特别是赖少其1986年七十归故里,回广州定居后实行“丙寅变法”,专心国画山水和花卉的创作,勇于探索创新,注重中西融合,形成他后期作品色彩丰富的特色.活动期间不少艺术家来馆观赏了赖少其的作品,此展又起到艺术交流的重要作用。
桐城市政府、安徽徽商书画院和水彩在线组织来自全国各地院校艺术家和职业画家,他们怀着对桐城文化的敬仰之情,以桐城的六尺巷、文庙、文和园等历史文化为创作元素,运用水彩形式全景表现桐城生态文明和人文历史的内涵。他们充分挖掘魅力桐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牌,以西画的多彩语言渲染东方的文明,淋漓的色感展示了缤纷的世界,体现了水彩艺术结合现实生活、题材选择富有创新方式的时代精神。
2016年12月